新视界丨雨后,大山深处迎来一批野生食药用菌采集队伍...
时间:2024-12-27 14:22:47 出处:娱乐阅读(143)
雨后的高温潮湿非常适合菌类生长,一朵红菇刚刚破土而出。界丨
“菌类喜欢高湿高温的雨后迎批野生用菌AG超玩会环境,像夏天刚刚下过雨的大山队伍这种天气,正是深处食药我们开展野生食药用菌种质资源采集的好时机。”市农林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市微生物所”)所长林新说。采集7月9日,新视几场雨过后,界丨各种菌类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雨后迎批野生用菌罕见人迹的大山队伍AG超玩会清凉山深处迎来了一批野生食药用菌采集队伍。
树下长出一柄巨大的深处食药野生灵芝,所长林新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采集
上午8点,新视林新和市微生物所技术人员一行8人从梅城出发,界丨向着清凉山方向驾车近两个小时,雨后迎批野生用菌行到山路尽头,停车整理装备,随后徒步继续向山林更深处探索。“野外采集,登山鞋、登山杖、长衣长裤、防护药品、试剂试管、采集工具、冷冻保藏箱等等装备必不可少。”林新告诉记者,他们走的大多是无人走过的山路,且林下潮湿,山坡陡峭,滑倒、虫咬蚊叮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遇到蛇等野生动物。
一根树枝上长出的灵芝让研究人员如获至宝。
研究人员现场对比采集的野生菌。
“这里有一棵好大的灵芝!”一边行走一边采集,三个多小时后,采集队伍就收集到20多个样本。“今天采集的有红菇、毒红菇、紫灵芝、赤灵芝、‘鸡肉菌’、牛肝菌,以及树舌,肉褐鳞环柄菇、白毒伞等可食用或不可食用菌物。”市微生物所的技术人员李钦艳告诉记者,采集到的样本将被他们带回所里进行鉴定分析,一部分放进种质资源库进行保藏,一部分则做成标本,放在真菌标本室进行科普展示。
研究人员将带标号的盖子与野生菌及其生长环境合影,以便存档。
研究人员发现了几株毒红菇,记录后带回研究所进一步检测其毒性。
午休时,工作人员在野外煮上一大锅肉丸、酿豆腐,补充体力。
“我们采集野生菌物,目的是调查野生菌资源分布情况、生物学特征特性,采集样本、鉴定分析、种质资源保藏等。”据林新介绍,市微生物所每年都会组织人员开展野外采集活动,近年来已先后前往梅江区西阳镇白水村(白水寨)、清凉村(清凉山)、梅县区丙村镇咀头村、郑均村(桥头山)、蕉岭县南礤镇、长潭镇(长潭自然保护区)、蕉城镇等地开展采集活动。如今,市微生物所的种质资源库里已收集200多个菌物品种,真菌标本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了,已成为粤东北唯一一家建有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和真菌标本室的科研单位。
图/梅州日报记者记者:连志城
文/梅州日报记者记者:李艳良
编辑:罗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