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非凡十年丨梅州: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噢嘿!紧跟记奋进新(依溜呀)阿叔(个),总书征程绽放有好山歌哇你都溜(哇)溜等(哪)来(唷嗨)……”在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非凡九游“相约周六”惠民演出现场,曲调优美、年丨押韵上口的梅州客家山歌深受群众欢迎。除了客家山歌之外,让非广东汉剧、遗新广东汉乐、时代木偶戏、新光杯花舞等文化遗产通过深入挖掘、紧跟记奋进新科学梳理,总书征程绽放九游重新焕发客家文化新的非凡光彩。
文化惠民演出现场,年丨客家山歌五句板深受市民欢迎。梅州
2010年5月,让非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获批设立,梅州客家文化的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是第5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动非遗在活态传承中得到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得到合理利用,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长期开展“周五有戏”惠民演出,深受市民欢迎。
非遗传承离不开人才支撑。我市成立了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组建管理队伍、专家队伍、传承人队伍、民间保护队伍、志愿者队伍等五支队伍,通过成立名师大家工作室,与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国内一流艺术院校加强对接,与华南农业大学、嘉应学院合作共建艺术实践教育基地等,加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目前在各类培训学校和机构共培养人才近万名。
杯花舞爱好者与杯花舞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讨论技巧。
在文化传承平台建设方面,我市设立了全国客家菜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国戏曲名家、广东汉剧名师、客家山歌剧名师、陈全新名老中医、大埔县高陂瓷雕陈国新等一批传习工作室和22个海内外广东汉剧(汉乐)驿站,共建成125个非遗传习设施,包括综合性传习中心6个、非遗展示馆13个、传习所69个、非遗乐园8个,有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传承基地10个、省级非遗研究基地2个。
我市不断加强汉剧传承人才培养,在艺术院校开设汉剧幼苗班。
非遗保护,既要传承也要传播。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充分运用新传媒、新技术展现梅州非遗之美,借助各非遗展馆、传习场所、报纸、网站、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宣传平台,形成“非遗+新媒体”“非遗+新技术”等全新传播业态,推动客家非遗的传播,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深入人心,非遗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走近非遗、爱上非遗。
目前,我市已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共有10大类别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15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37项、市级82项、县级289项;有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73位,其中国家级7位、省级38位、市级97位、县级331位。
文/梅州日报记者:吴丽伶
图/梅州日报记者:林翔
编辑:杨乔颖
- ·未来三天梅州雷雨清晰,留意提防强对于流!
- ·梅州唯一!蕉岭县这家单位入选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周四涨三跌一平!宝新能源领涨且表现最活跃
- ·注意!G35济广高速梅林、安流收费站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 ·关爱“新”群体,凝聚“新”实力!这份建议书请查收
- ·梅州多个企业和个人获广东酒业2022“粤樽奖”
- ·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梅州公安交警开展集中统一清查打击行动
- ·雷雨要来梅城“解渴”了!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短时大风
- ·逐梦动身!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近2500名新生报到
- ·雷雨要来梅城“解渴”了!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短时大风
- ·看梅州发展·为家乡添彩!诚邀万名高考学子走进客天下公益活动启动
- ·唱山歌、演节目…梅州市文化馆第十三届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一年制)结业
- ·从小众走向大众 持续演进的“耳朵经济”
- ·吸睛!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广东汉剧、五华提线木偶戏惊艳亮相!
- ·“聚青春·筑未来”团建共建活动在梅城举行
- ·梅州10件作品上榜2022年度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获奖名单
- ·“优惠换汇”藏猫腻!中使馆提醒: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 ·将湾区创意“带回家”!梅州籍旅深艺术家何柏俊用创新理念赋能客家传统文化
- ·守护希望 一路“童”行!梅州市儿童福利院里的“六一”主题活动,温情满满~
- ·广梅携手,薪火传承!第四轮广州对口帮扶梅州工作正式开启
- ·全球首次人机共跑马拉松13日开跑 有哪些核心看点?
- ·阿根廷广东商会会长余永辉一行来梅考察交流
- ·梅州出台镇(街)经济考核办法!用好镇域经济考核“指挥棒”,立起“百千万工程”风向标
- ·梅州市民政局开展“社区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
- ·同台竞技拼厨艺!汕梅高速睁开“舌尖上的四季”夏日厨艺大赛
- ·梅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6月13日作客“行风热线”